浙江龙港建市五周年之际,如何共建温州副中

浙江龙港建市五周年之际,如何共建温州副中心城市

--温州副中心城市龙港、鳌江是核心区,重点打造这片区域的核心利于中心城区首位度建设。

-01-15

今年是浙江龙港建市五周年,年9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龙港正式撤镇建市并正式挂牌成立。随后,行政区划撤镇设市停止,龙港把握住最好的时机,跻身于全国城市行列。时光飞逝,转眼之际,这座浙江省最年轻的城市已经迎来五周年纪念的年份。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位于温州鳌江流域的龙港市、苍南县与平阳县三地。众所周知,其实这三座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以前本都是一家平阳县,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分分合合最终变成了三个县级行政区。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未来。

当然,现在这个区域只有龙港市是县级市,平阳县和苍南县还是浙江省的普通县,从国家的角度和设立城市能级的发展角度来看,龙港市其实是这片区域绝对的中心无疑,不管你心里服不服气或者说龙港不够资格,现实就摆在那里。但是较长一段时间,鳌江流域并没有迎来真正的爆发,龙鳌虽然仅一江之隔,但两地也未真正形成合力。

确实,龙港作为县级市,就是与温州的乐清市和瑞安市比较来看,龙港市目前的经济情况和各项发展指标与之比较都是相差甚远,与国内的县级市大咖江苏省昆山市或者浙江省慈溪市比较,那么差距不是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了。就是与同类型切块设市的福建省石狮市发展比较来看,龙港市目前也是差距很大,绝不可同日而语,在这个问题上,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龙港发展的道路上任然是任重道远,如果没有绝对的经济实力其实是没有多大的发言权的。

温州南部的鳌江流域,龙港市相比于平阳县与苍南县或许较为年轻,但这座年轻的城市的发展潜力大,是十四五温州市规划重点建设的副中心核心区。时代在变,区域在变,过去的老平阳县的拆分也只为这片区域能够崛起。时代在变,城市在变,当年分开发展的各行政区的壮大或许迎来城市大变局的新时代,完成融合对接,有利于这片区域综合实力的提升,自然会有利于鳌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快速崛起。

从浙江全省的90个县市区以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看,其实龙港市、苍南县与平阳县三地完成独立发展未来的发展空间都不大。以年经济数据统计为例,平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亿元,苍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亿元,龙港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亿元。平、苍、龙三地经济综合实力在浙江90个县市区排名当中,分别位于第52位、第63位、第66位。以经济综合实力的角度看,的确,这平、苍、龙三地发展在浙江省只能算是一般般,均处于全省的中下游水平。而且,目前平阳县和苍南县还是浙江省26个山区县市,其实说开来实事求是讲,就是浙江省的贫困县。当然,这三地的发展水平要比国内中西部地区的很多县级城市好很多。

既然上述平、苍、龙三地各自独立发展,上升的空间都不会太大。那么,今后其实可以融合对接则是可以说是强强联合发展,也完全实现1+1+1远远大于3的发展格局。三地融合后的鳌江流域中心城市,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8亿元,经济综合实力可以在浙江省排名处于前20强行列,也可增加增强在全省、全市的发言权和份量。

老平阳县本是浙江省的人口大县,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地大人多,当时的平阳县人口达万之巨,乡镇行政区划单位多达个,行政区划面积为平方公里,基础设施薄弱,经济、交通落后,行政区划管理实在不便,故只能分开各自发展,这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分开发展是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无疑,时过境迁,一个时代只能做一代人事情。

以现在的三地人口基数看,户籍总人口万人之巨,占据温州人口的四分之一强,年鳌江流域常住人口.3万人,其中平阳县86.64万、苍南县84.72万、龙港市46.94万人。平阳、苍南算得上是人口大县,龙港也接近50万,但三地独立发展都不可能成为大城市,成不了大城市,高标准的配套就很难获得。如高校、医院、环城高架、市域轨道交通,这些高标准的城市配套,有可能成为一种奢望。

年温州的城镇(市)化率达73.7%,而鳌江流域城市化率高低不一,相差太大,龙港市达98%,苍南县为70.2%,平阳县只有63.8%,平阳、苍南都达不到全省(浙江城镇化率为73.4%)。全市的平均水平,尤其是平阳,城镇化率低的不可思议,年全国城镇化率为65.22%,作为东部发达地区,连全国平均水平都没有,实在是不应该,平阳县的城镇化任重道远,今后任务繁重,最起码也要超过全国水平,达到浙江省平均水平。

如果三城融合后的鳌江流域中心城市,其综合经济实力将会的大大提升,常住人口基数将达到.3万人。而中心城区按温州市“一主一副”规划的副中心“一市十镇”范围,即龙港市,苍南五镇:灵溪、炎亭、金乡、钱库、宜山。平阳五镇:昆阳、鳌江、海西、万全、萧江。均是人口或经济大镇,其经济总量基本上占据南部的90%以上,其区域中心城市人口将马上可以超过万之巨,进入全国大城市行列。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这个温州副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就是龙港和鳌江,重点打造这片区域的核心利于中心城区首位度建设。两地目前已经实际上是一座实体城市,五座大桥已经贯通,中心城市城区人口已达80余万,这个在温州市的有关规划中已经详细说明,这里就不一一叙述。另外,鳌江流域一体化融合发展讲的是协调发展,避免内卷,资源浪费,并不是三地立即合并为一个行政区。市县之间的融合对接并不是谁吞并谁,而是强强联合、资源共享,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竞争力,共有共同建设高标准的城市配套。如温州轨道线路S3必须要延伸到鳌江中心城市。

国家近年提出建设“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今年福建省已经有所行动。粤闽浙城市群的诞生,意味着福州、厦门、汕头、温州将获得同等重要地位,这几个区域的协同发展有望加速。在温州到福州多公里沿海经济带上,鳌江流域正好处在中间位置。在鳌江流域建立形成区域中心城市,不仅填补国家东南沿海经济带的大城市空白,也将为整个浙南闽北地区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时代的发展造就了老平阳多片区城镇化建设,随着时代的变迁,各大重点区域之间的空间距离也被时间距离所取代。随着大温州都市区的发展,龙平苍这三地重点区域必然会首尾相连,融合对接,也会推动这三地最终融合成温州副中心城市。三市县之间的融合对接,有利于更多大企业落户鳌江流域,有利于周边偏远农村人口往中心城区聚集,有利于这片区域吸引更多的外来年轻人。如今三地由于缺少中心大城市,人口不断外来被虹吸到杭州等地,早已经是迫在眉睫之事了。

城市和区域做大的好处太多,城市太小,或许过得比较安逸;城市大了,或许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但获得的城市红利也会越来越多。城市不一定追求以大为优,但是按高标准的城市配套必须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城市等级框架与人口基数上。从世界和国内城市化发展规迹看,鳌江流域城市化发展从某种角度来讲,浙江鳌江(平原)流域龙港、鳌江与灵溪和昆阳等周边城镇群整合今后那是必然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dushibao.com/dsbfz/153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