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我们身边的ldquo优秀科技

年11月,温州市科协根据《关于开展年度温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活动的通知》(温科协[]47号),经各县(市、区)科协和市级学会推选,省级专家评审,决定授予王萧枫等10名同志“温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此次评选出的10名优秀科技工作者是在科技人才培养和促进地方科技与经济结合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一线科技工作人员。他们在医疗、教学、农业、电业、科研等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努力工作、成绩显著。

  为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激励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更好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本   陈再廖同志长期坚持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紧密跟踪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善于解决本地区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植保问题,现为温州市植物保护站站长,温州市昆虫植病学会理事长,浙江省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推广研究员,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温州植物保护站站长陈再廖

  多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专业书籍1本。主持或参与实施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控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蔬菜粉虱传双生病毒病的诊断、流行监测及防控,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主要蔬菜病虫害协调治理技术研究、水稻优质高产高效节本技术应用,水稻农药减量控害集成与应用,浙南水稻单双混栽区主要病虫灾变及控制技术研究等研究推广项目10余项。

  其中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科技推广成果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三等奖各1项,温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4项,浙江省农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项,温州市农业丰收一等奖1项,温州市农业丰收二等奖1项。特别是主持实施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控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针对温州市和浙江省普遍发生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严重威胁番茄产业安全的情况,开展技术集成研究,研究总结的一套防控技术国内领先,得到国内院士、专家的高度肯定,并于年10月获得-年度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科技推广成果奖一等奖,而且在当年是全国排名第一的一等奖,浙江省也仅此项目获得一等奖,第一次实现了由温州市级农业系统单位主持完成的研究项目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科技推广成果奖一等奖。

  同时,年12月该项目获得温州市农业科技推广奖特等奖。通过这些项目的研究、推广不仅解决了当时生产上的迫切难题,而且经济效益非常显著。根据不完全统计,研究期间累计产生经济效益20亿元以上。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控技术集成与推广一项在浙江省年新增经济效益5亿元以上,该项技术已经在国内其他省、市普遍应用、因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显著,为番茄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医院儿童呼吸科副主任张维溪

  张维溪,年10月出生,医院儿童呼吸科副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浙江省医学支撑学科(儿童呼吸专业)后备学科带头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内高校访问学者导师,访美学者。入选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年),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年),浙江省人才工程,温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温州市人才工程,温州医科大学骨干青年教师,温州医科大学教坛新秀。

  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呼吸青年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免疫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呼吸学组委员,温州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兼秘书。

  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中华系列论文20余篇,担任《儿童支气管哮喘基础与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儿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副主编,《儿科学》数字教材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和浙江省科技厅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1项排名第2,2项排名第3),厅局级课题7项,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2),另外参与的3项研究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曾获全国中青年医师儿童喘息性疾病大比拼比赛第一名。

  医院改革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工作,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疗支援,赢得支援单位的一致好评。立足专业,奉献社会,热心公益,在全国范围具体负责科普项目国家级科普项目“优苗计划“,开展相关讲座10余场,在《温州都市报》、《温州晚报》等报刊发表科普论文20余篇。年6月10日温州晚报好医生专访报道——张维溪:让少儿不再承受“会呼吸的疼”。

(来源: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温州科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dushibao.com/dsbfz/133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