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贵州都市报》记者问
刘洪耀,贵州遵义人,年起当知青、工人,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四川电视台国家一级编剧,四川省电视电影艺术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授。
电视工作31年,中国电视界环球拍片第一人,三进非洲,代表作《走入长征》、《真话俱乐部》、《康定童话》、《贡布拉神光》、《国产车环球行》等多次获得国家“飞天奖”“金鹰奖”和“骏马奖”等奖项;出版长篇小说《混血儿》、长篇纪实文学《笑傲东非》等。
"海外贵州人"的采访提纲
老哥,我现在把提纲给您传来。请您查收,期待您的精彩回复。另,祝老哥国庆快乐!贵州都市报杨雄
一、您的家乡所在地?您曾去过的国家?何时因何事而去的这个国家?在这个国家的时间?
非洲黑老大说:贵州,遵义市。我曾经去过的国家比较多,最辉煌的电视界采访记录至今无人破:一次性环球拍片跟踪采访,跨越亚欧非美四大洲!回想二十来年的电视采访拍片生涯,我已经去过了亚洲的日本,泰国,卡塔尔,阿联酋,阿曼等;欧洲的法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安道尔等;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等;非洲最多,北非的埃及,西非的摩洛哥,南非,东非的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我基本上都是因为拍片采访、写作,其中,东非洲的坦桑尼亚是我去的次数和停留时间都是最多的国家,因此,我主要以坦桑尼亚为回答对象,在这个东非洲国家我停留时间达数月之久,飞机,汽车,火车,轮船交通工具全部用上了,结识了许多的非洲朋友,也包括在坦桑尼亚工作的中国外交官,援外人员,并且为此写作出版了一本专著《笑傲东非》(200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二、刚开始到达这个国家时,感受是怎样的?内心能否接触这个国家的一切?如果不能接受,您接受和排斥的又是什么?请说出原因。
我刚刚到达坦桑尼亚时,我的内心感受非常复杂,这既是一个非洲风情特色浓郁的遥远的国度,却又是一个因为中国人在那里修建了坦赞铁路,坦桑尼亚人民对中国人非常由衷地友好,我感觉亲切如同在自己的国家一样。我不排斥这个国家,相反,我接受这个国家,坦桑尼亚有世界上最广阔保护最好的塞伦盖地野生动物园,有具备世界级知名度的乞力马扎罗雪山,有至今在运行的坦赞铁路……
三、在您看来,贵州人在海外遇到的最大的难题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我看,贵州人在海外遇到的问题,应该比其他省份的人较多较突出一些:贵州人走向海外的不多,不像沿海省份的那些人顽强地开拓海外,世世代代成为了传统,贵州人不愿意离开有山有水的地方,比较懒于出门去闯天下。克服不敢出门闯的心理障碍,是贵州人最需要解决的第一问题,其他的问题中国人都会遇到:没有归属感,没有心理上的殖民优越感等等
四、请说说您在海外经历的印象最深刻的故事(细节真实而丰富)?这个故事给您的感受什么?
我在坦桑尼亚遇到的最深刻印象的事情:我乘坐的面包车在乞力马扎罗山下的旅游公路上与世界上最著名的游牧部落马赛人发生了撞车事故。
年12月14日中午时分,我们的面包车,在非洲第一山峰乞力马扎罗山下一条可容两部车对开的柏油路上,向数十公里外的肯尼亚边境疾行。在离边境只有10来公里的小坡处,车刚好转过一个弯,路两边是低矮的树林。大致在11点5分左右,突然间10来头驮水的驴竟一下子从林中跑上公路来。
尽管李忠已把刹车踩到底了,面包车还是和一头驴正面撞上了。只听见“轰然”一声巨响,水花高高地飞溅到了挡风玻璃上。满车人发出一片惊呼声。车还算好,刚好踩停,没有倾斜;驴未倒下。只是车前灯受损,水罐烂在地上,万幸的是没有一个人受伤。看清楚没有撞死驴子,也未伤人,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李忠马上发动汽车,还好发动机转了。但刹车已经踩死,咬紧车轮动不了。
我注意到,几个马赛女人站在树下,用我们听不懂的马赛语激动地讲述着这场突如其来的祸事,叽叽喳喳的。按国内的概念,不赔钱,怕是走不到路了。不一会儿,五个个子很高大、结实的马赛小伙子气喘吁吁地跑来。他们手提梭镖、匕首,站成扇形,把我们七个人和汽车一下子包围了起来。只见他们耳垂成洞,挂着羽毛,脸上抹着红红绿绿的油彩,图案很复杂古怪,仿佛是记号,汗珠在油彩上淌过,脸颊和身上的肌肉不时在抖动。
我们口中一阵乱呼:“将博”(当地语:你好!),没有用,“拉非克”(当地语:朋友),还是没有用。真正是秀才遇到兵,无用。马赛人小伙子们不容分说就没收了我们的汽车钥匙。另外一个马赛人,探头去车窗看看。我马上就过去,把车窗关严。
万一马赛人耍横,你我几个都不是对手。他们单人敢斗狮子,是相当剽悍的游牧人。可能,人财车皆被劫,可能已经流血,或者来了当地警察,敌不过马赛人人多势众,也可能各打五十大板,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赔一笔钱。昨天马赛人要钱的情景,现在历历在目。出门在外,有什么法呢?好在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有惊无险。
坦桑尼亚警察很快赶到现场,警察来后,装模作样地东看西看,不置可否。李忠说,这个车上全部是贵国苏马耶总理上任后接见的第一个外国代表团。警察闻言,立即认真起来,很快作了处理:马赛人赶驴过马路没有注意来车,责不在中国人方面。
出乎我们意料,或者说让我们目瞪可呆:马赛人接受了警察的处理,非常守法,表现出了出人意外的良好素质。一场很复杂的事故,结果竟是如此的明了简单。如果是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看看那些哄抢车祸现场的河南农民吧,简直连非洲黑人朋友远远不如!!
马赛人,一个神秘的少数民族,从此在我的心中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好印象……
五、在海外,您的生活方式都是怎么样的?和在贵州相比,区别在哪里?
在坦桑尼亚的几个月生活,我基本上是与我们在那里进行工程建设的中国人一起生活,我体会,我们除了可以适应当地人的粗放生活方式,以及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坚持我们贵州人的方式,比如,我发现在贵州不可缺少的调料:辣椒,西红柿,甚至于鱼香(其实学名为:薄荷草)都有,我依旧可以把青辣椒放火上烧了拌来吃!
六、在海外生活过一段时间后,您觉得自己改变最大的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改变?您的海外朋友喜欢和您交往吗?他们对来自异国的您是如何看的?
我在坦桑尼亚生活之后,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改变就是重新看待黑人兄弟是核心之处,因为,黑人兄弟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懂法制,更加有教养,有纪律观念,他们非常重视环境保护,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聪明。我的海外朋友比较多,他们对人比较真诚,没有国内那么复杂的心思,我尊重他们,他们也尊重我,特别因为我们能够做复杂的菜肴,这是他们最感兴趣也是认为最难跟中国人(贵州人或者四川人)学习的地方。
七、假如回国后,您是否还能适应贵州的生活?为什么?
我回国后,基本上是适应贵州的生活,不能够适应的地方是贵州可以看见的规划开发环境保护上面的杂乱无章,法制,纪律,教育,等方面吧?
八、贵州的文化心理与您所在的国家的文化心理最大不同之处在哪里?您是如何从一种文化心理过渡到另一国度的文化心理的?
贵州文化心理塑造的是不受约束的自由发展,心直口快,简单明了,与坦桑尼亚这样的英美文化熏陶下的法制文化差异是比较明显的。坦桑尼亚当地人的复杂宗教信仰和活跃的文化艺术,是我们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的部分,但是,充满大自然气息的艺术创作思路,也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比如贵州的蜡染,东非洲的布画,木雕,就有相似的神韵。
九、中国人在别国的困难,很多人认为是一个"融入"的问题,由于受文化、语言差异的影响,这个"融入"或者"自我调节"过程会显得比较困难,您对此是怎么看的?您是如何解决这个"融合"
我认为尊重的前提下,虚心地去了解别国的文化,是最大的“融入”,特别是对黑非洲,不要报任何偏见和成见,特别是道听途说是影响中国人与坦桑尼亚人互相接近的最大障碍、其实,东非洲,特别是坦桑尼亚风光美丽,人民可爱,甚至于有些单纯质朴,很好“融合”。
十、对想来您所在国度的贵州人,您有何建议?
不带偏见,尊重当地人的习俗,与人为善,坦桑尼亚人绝对是中国人最好交往的。比起对我们陌生而又缺乏了解,生活水平远远高于我们的欧美或者中东国家,要更加容易接近,更加友好得多!
白癜风治疗中药有什么怎么治疗白癜风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