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一男子持续发热咳嗽,原来是被一只虫

  近日,瓯海泽雅一男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医生经过诊断,发现罪魁祸首是只虫子。

  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了一名50多岁的男性患者,经检查发现他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体温最高达到39℃,同时有咳嗽、咳痰,胸背部存在皮疹。

  患者家属说,之前一直以为是呼吸道感染,但是抗感染治疗多日一直没有好转。转到医院后,医生对他进行淋巴结B超检查,发现多发淋巴结肿大,骨髓穿刺提示见较多吞噬细胞。随后,医生又对患者做了全身检查,发现他左手肘内侧有一个焦痂。追问病史,患者说发病前几天,他曾外出爬山及钓鱼,回家后发现左手肘出现一个白色脓点,当时未引起重视。

  接诊的谢炳寿医生凭借多年经验,确诊患者得的是恙虫病。经过对症治疗,患者情况逐渐趋于稳定,最终康复出院。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恙螨是恙虫病的传播媒介,通过叮咬传播恙虫病,鼠类是其最重要的储存宿主,目前尚无人传人的报道。从事野外劳动,较多接触丛林杂草的青壮年因暴露机会多而发病率较高。

  恙虫病的潜伏期为4-21天,几乎所有患者就诊前均有发热症状,部分伴有畏寒、寒战、头痛、全身酸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一般为中高热(38.1~40°C),热程为1~3周不等。

  焦痂和溃疡是恙虫病最具特异性的体征。恙螨叮咬人体后,人体会出现粉红色丘疹,继而形成水泡,水泡破裂,皮肤坏死,形成褐色或黑色焦痂,焦痂脱落后形成溃疡。绝大多数患者在腋窝、腹股沟、会阴等潮湿部分出现焦痂或溃疡。

  除此之外,淋巴结肿大及全身脏器功能受损亦较常见,以肝损伤最为常见,其次是肺损伤,严重感染可同时导致多器官损害。

  如何预防恙虫病?医生建议,去野外活动最好穿筒靴和长袖衣裤,扎紧袖口和裤脚,或涂一些防虫剂于外露皮肤或衣服上。尽量远离潮湿的地方,不要在草地坐卧,回来后要及时拍打衣物,并换衣洗澡。万一中招也无需太过紧张,只要及时发现,正确治疗,一般很快就可治愈。

当心这6种小虫

来源:温州都市报、央视新闻

作者:温都记者王春霞编辑:孙立彭王锦灵

校对:郑凌

审核:潘贤群

温州都市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dushibao.com/dsbfz/113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