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菌
人口千万、GDP万亿,俨然成为当下“大城”的标配。截至年底,全国范围共有24座GDP超万亿城市,它们可谓是国内“大城”的第一梯队成员。
其稀缺性从一个数字就可以直观感受到——在全国座城市中,万亿城市占比仅3.5%左右。
并且,万亿俱乐部的扩容,也并非看起来那么简单。
年,万亿城市阵容就出现了近年来罕见的无新增情况。截至年底,全国万亿城市数量依然维持在24个。
年部分万亿城市来源:界面新闻
好在,年,这个数字大概率会被刷新。新年伊始,就有两座城市迫不及待官宣,吹响了决战万亿大关的冲锋号。
并且,随着它们站上经济总量的新台阶,有一类城市的发展,已经愈发不容小视。
01
在两地年初的重要会议上,江苏常州和山东烟台分别官宣——年“是冲刺GDP万亿之城的决胜之年”,要“争取(GDP)突破万亿元大关”。
年,前者GDP达.1亿元,后者旗鼓相当,GDP也达到.86亿元。可以说,距离万亿均仅一步之遥。正常情况下,这两座城市在年跻身万亿俱乐部是板上钉钉的事。
届时,全国万亿俱乐部成员,将达到26个。
这两座城市有很多共同点。比如,都来自东部经济大省;都是工业重镇。
像常州是苏锡常都市圈的三大主力城市之一,早就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并且县域经济非常发达。
烟台作为老牌工业城市,是年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年,烟台还与济南、青岛一道被列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城市。
所以,它们冲刺万亿俱乐部,算不上什么“黑马”,一直以来的实力就摆在那,几乎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
实际上,它们身上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共同点——都是普通地级市。
中国主要城市按照行政等级划分,可以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准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及普通地级市。
一般而言,城市的行政等级越高,意味着发展能级越高,获得政策、资源分配倾斜的能力就越强。
与此一规律形成明显呼应的是,在目前的24座GDP万亿城市中,只有苏州、无锡、佛山、泉州、南通、东莞共6座普通地级市,占比仅四分之一。
而随着常州、烟台在年的大概率晋级,届时将明显提升普通地级市在万亿俱乐部中的比重。
02
实际上,常州、烟台作为地级市代表的晋级,只是近年来一批优秀的普通地级市城市集体跃升势头的一种延续。
要知道,在目前的6座普通地级市万亿城市中,除了较早一些的苏州和无锡率先突破万亿,其他四座城市的突破就是近两三年的事。
年,佛山晋级;年,南通、泉州晋级;年,东莞晋级。年,新增万亿城市缺席。年,又将是常州、烟台。
也就是说,在短短四年时间里,万亿俱乐部中就要新增6座普通地级市。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常州、烟台之后,最接近万亿的城市为唐山、徐州、大连、温州。它们中,除了大连,其他同样都是普通地级市。
也就是说,未来几年,万亿俱乐部的扩容,依然将以普通地级市为主。
当然,随着直辖市和大省省会城市基本都已经破万,现在轮到一些实力较强的普通地级市,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这一点确实是事实,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总量的普遍增加,未来的万亿城市也未必像今天这般有含金量。
但是,经济总量的升级,就必然会伴随着城市能级的提升,会使得城市谋求更大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省出现多个万亿城市,会不会对原有的城市格局产生影响?进而言之,个人对城市的选择又会否发生变化?这些问题,其实都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dushibao.com/dsbyx/15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