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去年4月27日,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
一般不得新建米以上建筑;严格限制新建米以上建筑;新建米以上建筑应充分论证、集中布局,严格执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制度,与城市规模、空间尺度相适宜,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中小城市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县城住宅要以多层为主。
(具体内容点击查看:《官宣!建超高层遇杀手锏新政!温州城市天际线还能逆袭?》)
今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对外公开征求意见,《通知》再次对超高层建筑进行管控,并提出更多细化要求。
从严控制建筑高度:
各地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
城区常住人口万人口以下城市严格限制新建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城区常住人口万以上城市严格限制新建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各地相关部门审批80米以上住宅建筑、米以上公共建筑建设项目时,应送当地消防救援机构征求意见,以确保当地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
城区常住人口万以下城市确需新建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的,应报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审查,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
城区常住人口万以上城市确需新建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结合抗震、消防等专题严格论证审查,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复核。
合理确定建筑布局:
各地要结合城市空间格局、功能布局,统筹谋划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建设,相对集中布局。
严格控制生态敏感、自然景观等重点地段的高层建筑建设,不在山边水边建设超高层建筑,不在城市通风廊道上新建超高层建筑群。
不在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世界文化遗产及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有影响的地方新建高层建筑。
不在老城旧城的开发强度较高、人口密集、交通拥堵地段,新建超高层建筑。
另外,《征求意见稿》还提出,一般不得批准使用公共资金投资建设超高层建筑,并实行超高层建筑决策责任终身制。
02
显然,该《征求意见稿》一旦实施,今后温州或将难以新建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从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出,城区人口万人是一个门槛。根据“七普”数据,温州市区人口约.4万人,而城区人口不足万人。
那么根据征求意见稿,温州将严格限制新建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确需新建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的,应报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审查,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
如此看来,虽说温州并非不能建设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但积极性将大大降低,数量预计大为减少。
同时,针对“不在山边水边建设超高层建筑,不在城市通风廊道上新建超高层建筑群”的要求,瓯江沿岸的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是否也将受到限制?尚待观察。
这仅仅是对超高层建筑的要求,征求意见稿还提及“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那么今后超高层住宅将更少。
老城区建成的超高层建筑当前,温州市区建成的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仅有世贸中心(约米)、置信中心(约米)、置信·天玺(约米)、君廷大酒店(约米)、华盟商务广场(约米)、翡翠滨江(约米)、电信大厦(约米)、鹿城广场·锦玉园(约米)等。
另外,与市区事实同城的瓯北片,立体城有约米写字楼、多幢高度约米的超高层住宅。
三江商务区建成及在建的超高层建筑群当然,市区及事实同城的永嘉瓯北片,在建的超高层建筑不少,大多为年以来出让地块,以及一些历史遗留建筑,包括鹿城广场(约米)、国鸿中心(约-米)、君康中心(约米)、时代华润老港区项目(约-米)、温州中心(约-米)、凯迪中心(约米);
立体城·江御(约-米)、温州1号(约-米)、香开万里(约-米)、环贸港(约米)、保利国际广场(约米)、远洋广场(约米)、青山康养中心(约米)、开元中心(约米)、凤起玉鸣滨江壹号双子塔(约米)、保利中心(约米)、瓯江峯汇(约米)等等。
时代华润老港区项目效果图另外,乐清已建成南虹广场(约米)、环球中心(约米),瑞安在建滨江上品(约-米)。
这些超高层建筑,不仅以优良的城市天际线提升了城市形象,而且丰富了城市商业、商务、居住功能,让温州整体朝着大都市方向发展,深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市民喜爱。
总体来讲,温州在建的超高层建筑总量不少,但总体布局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其中,滨江商务区、三江商务区有小范围聚集,但规模依旧有限,尚未真正展现出大都市风貌。
而鹿城广场、温州中心、远洋广场、保利国际广场(原东海广场)等超高层建筑,因各种历史遗留问题而建设周期长、进展缓慢,但近两年有加快建设趋势,特别是保利国际广场已涅槃重生。
03
当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大幅减少,那么在温州城区人口突破万之前,如今建成、在建的超高层建筑,将成为短期内的绝版项目。
在住宅方面,由于征求意见稿提出“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那么当前在建的超高层住宅也将绝版,尤其是高约米的温州1号和高约米的置信·天玺,以及拥有瓯江一线江景的鹿城广场·锦玉园、翡翠滨江,它们拥有优良的建设品质、较高的辨识度、良好的景观视野,今后或因稀缺性而拥有更高的价值。
当前,温州1号已基本售完,置信·天玺、鹿城广场·锦玉园、翡翠滨江等二手房均是温州高层住宅房价天花板。
鹿城广场·锦玉园
在售的超高层住宅中,瓯江峯汇约米地标仅剩少量房源,约米的凤起玉鸣滨江壹号双子塔仍有较多住宅在售。待这些住宅售完,市区短期内或将难有超高层住宅。
不过,当前市区及永嘉瓯北片在建的超高层商办建筑,部分采用了类住宅设计,未来以商业大平层方式进行销售。另外,部分项目还有一些小面积公寓产品在售。
根据征求意见稿,城区人口万是一个门槛。那么,温州将何时突破城区人口万的门槛?
撤县设区!根据温州“十四五”规划,大都市主中心包括现有市区、永嘉、乐清、瑞安在内,上述区域均有撤县(市)设区传闻。
一旦温州对上述区域撤县(市)设区完成、城区人口突破万,那么无论是温州市区还是永嘉、乐清、瑞安,均有条件继续建设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至于南部郊县,今年以来,鳌江国际新城(约米)、龙港凯迪中心(约米)、龙港开元名都酒店(约米)相继出让,苍南唐拉雅秀酒店(约米)已于去年动工。由于南部郊县几乎没有撤县(市)设区、城区人口突破万的可能性,因此上述超高层建筑,或将成为长期绝版。
可见,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无论什么事物,都只有短暂的窗口期,一旦错过建设难度就会大增。当其他城市不断过度建设、招致国家层面的管控,那么建设滞后的温州,很容易在管控中被误伤,所以我们还得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