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日,温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发布《温州市仰双片区中央涂单元及鞋都一期C-26等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前公示,对温州鹿城西部区域的设计规划,进行大规模重新调整。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东至东瓯大道,南至过境公路,西至卧旗大河,北至瓯江,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0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1公顷。
控规区位图
图源温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规划布局
居住用地面积为.2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5.3%。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为69.5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6.4%。
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为31.3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7.4%。
道路及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为.1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4.1%。
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为.2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3.7%。
规划图
图源温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功能定位
本片区功能定位为:温州主城区西部副中心,围绕“产城融合创新高地、城市西部门户地标、市民公共服务中心、舒适宜居公园城市”四个目标,打造城、人、产融合发展的样板区,温州西部集聚青创人才的目的地和激发创新活力的孵化器。
城市设计引导
本次城市设计按照商务创新区(IBD)理念倡导创新回城,打造引领温州西部的活力江湾城与西部荟客厅。
在空间形态上,通过强心聚能和街区导向,营造立体集约、高效复合的空间格局,即东西贯穿西部新城的拥江产城发展轴和南北统领硬核空间秩序的中央创新活力轴。
在景观组织上,以“通山-达江-贯城”构建山江城相融的开放空间体系,落实全域公园理念,享山江城共鸣之境。
在城市界面上,重点引导沿江、泰力路、鞋都大道及卧旗大河等重要界面,根据不同特性进行差异化设计,形成富有韵律的天际线变化。
在建筑风貌上,宜采用现代、简约、时尚的建筑风格,聚焦沿江面和地铁站点,打造统领西部风貌意向的地标建筑群。
图片来源:浙江国土空间规划
据了解,本次控规由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介入,并据实际情况稍作调整,旨在构建“一轴连山水、五脉串五区”的整体结构,凸显了山水江湾的本底特质。
其中,一轴指的是瓯江发展轴,是体验片区滨江山水生活的主轴线,山包括卧旗山、牛岭山、翠微山、黄龙山四大山体,水主要指瓯江与西向排洪。五脉是指两条山脉和三条城脉,是慢行系统构建的主通道。
据本次控规修改内容来看,市府充分利用温州西部现存的大量空置地,按照各区域的规划功能,填充相应属性的规划用地,其目的就是在重新构建温州城西的发展体系。
图源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2
从80年代兴起的家庭作坊,到87年杭州武林广场上焚烧温州劣质皮鞋,再到90年代家庭作坊向小企业转型,中央涂一度成为“低、小、散”的代名词。
图片来源:浙江国土空间规划
进入新世纪,中央涂的鞋厂开始向园区转型,鞋都一期、二期、三期不断开工建设,各产业组团与居住组团不断发展与融合。
图片来源:浙江国土空间规划
近十年来,鹿城工业区经历“退二进三”、城市有机更新、作为西部新城有机更新的核心区块,鹿城工业区项目开发需总投入超千亿元,是鹿城区“十四五”期间,“西部蓄力”发展的主战场。
再随着我市“西优”步伐的加快,中央涂、黄龙商贸城等区块加速蝶变;集新未来社区、鹿城环贸港等大型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鹿城工业区征收涉及范围余亩,企业家,是全市最大的工业区拆征板块;西部新城正在完成质的飞跃。
如今新希望玉锦麟、绿城桂语江南、龙湖天境等项目相继售罄,仅剩的集新未来社区三个项目又无法完全填补板块内的置业需求,再加上拆迁积压下来的人群又在加剧了板块内的购买力,或将再次提升整个西部新城的居住氛围。
现在的西部新城不仅有未来社区的现代建筑标准,还有实验双星的优质学区加持,以及一线江景资源的天赋和众多优质配套的落地,不仅有滨江CBD板块的底子,也有中央绿轴板块的面子,后续成为二者相结合的优质区域也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