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近期可谓是喜讯不断。
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enterForWorldUniversityRankings,缩写CWUR)发布的全球61个国家的所优质大学的最新排名中,位列第位,国内大学排名78位,跻身全球优质大学第一方阵。在浙江高校中,温医大紧随浙江大学之后,在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位。
而日前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喝“三江水”的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教授荣获第十二届光华工程科技奖。这也是温州首次有科学家获此殊荣。
01
获“中国工程界最高奖”的温州第一人
先
来了解下这个有着“中国工程界最高奖”之称的光华工程科技奖。
这一奖项是由光华科技奖励基金会设立,由中国工程院负责评奖。奖项设“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和“光华工程科技奖”两项,每两年颁发一次。
颁发对象,得是在对工程科技及管理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和重要贡献的华人工程师、科学家。
自年首届颁发以来,先后已有来自机械、运载、信息、电子、化工、冶金、材料、能源、矿业、土木、水利、建筑、环境、农业、医药、卫生等十几个不同工程学科领域的位顶尖科学家获奖。
本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共有30位来自医学、航天等工程界各领域的顶尖专家获此殊荣。其中,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战略科学家徐匡迪获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奖金万元人民币。李校堃与其他28人获光华工程科技奖,每位获奖者奖金20万元人民币。
“既感觉激动,因为这是同行对我工作的认可;但也是一种压力,鞭策我把工作做得更好。”李校堃计划,捐出这笔奖金在温医大设立“光华奖学金”,用于奖励优秀学子。
近年来,基于在“生长因子”研发及应用领域的卓越贡献,李校堃本人亦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等重大科技奖项。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02
凌晨2点的多研讨会
“
我来温州是因为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个人,十二年前的今天在温州的一次学术会议上,结识了瞿佳老校长。”世界温州人大会期间,作为发言嘉宾的李校堃谈到了自己与温州的缘分。
在世界温州人大会上发言
当初,正是瞿佳教授“四顾羊城”,竭力邀请李校堃来温发展。
“瞿佳教授身上那种温州人特有的智慧、包容和魅力令我印象深刻,在他身上,我见识了温州人的智慧、果敢和一往无前的开拓精神。”李校堃深受瞿佳教授的诚意感动,毅然放弃了广州一线城市的岗位,远离妻儿来到温州。
年,李校堃同意出任温州医学院药学院院长,带领5人核心科研团队在温州生根发芽。
经常到了凌晨两点多,还能在大学城的路边摊,见到李校堃和团队一边撸着串一边开科研讨论会的场景。越晚关门的排档老板,对他们越熟悉。
如今,李校堃的科研团队早已壮大,聚集了海内外百余位专家及人才,包括“国家千人计划”、“浙江省千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也培养了一大批医学栋梁。
李校堃坦言,在历史长河中,在温工作的这十几年时光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对个人而言,却是他人生的“黄金年华”。
有人说李校堃喝的是“三江水”:松花江水哺育了他,珠江水滋养了他,果实则收获在瓯越大地。
喝“温州水”、干“温州事”、做“温州人”,李校堃把青春献给温州,把科技成果应用在温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中。
03
追寻二十六载的医学谜团
出
生于年的李校堃,童年在陕西富平度过,成长于东北长春。
“两岁时,最疼爱我的爷爷病重走了;在我小时候,母亲因为肺结核受尽折磨,差点送了命。这些经历让我内心痛苦,却也让医学在我心里扎了根。在高考时,我选择了学医。”
医院肿瘤科的一次实习,却让李校堃放弃了做医生的念头:短短一周,十几名病人离去,却无能为力。
巨大的无力感令李校堃意识到,好的药、好的治疗方法必须依靠医学科研。
年,李校堃考上中山医科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博士研究生,同时兼任暨南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正是这时,他的导师、暨南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林剑教授引领他走进了“生长因子”的研究。
年的一个夜晚,骑着自行车回校的李校堃不慎冲入了校外一处遍布岩石的深沟,面部着地,严重挫伤,需要缝合30多针甚至整容。
在床上辗转反侧的他,瞥见了放在桌上的几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雾剂”,这正是导师要他次日带去进行动物实验的试剂。
“当时我突然想到,我们正在研究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修复创面,是不是可以用在自己身上。”
当时学界认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能会导致细胞过度增生,存在成瘤风险。国际上对其研究还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远不敢用于人体临床实验。
不知道哪儿来的勇气,李校堃最终还是在自己脸上用了。“喷了一会儿后,伤口就不大疼了;再喷几次,伤口就不渗血了。”
更惊奇的是,第二天伤口竟开始结痂,他欣喜地拒绝了整容医生的治疗;三周后伤口痊愈,还没有留下疤痕。
“劫后重生”的亲身经历,李校堃和研究所大胆决策,开始在少部分临床展开试用。经过6年攻坚,他的第一个、也是国际上第一个“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药物——“贝复济”喷雾剂于年诞生,经过相应审批正式面市。实验表明,该药能促进皮肤血管新生,保护皮肤神经及汗腺毛囊等皮肤附属器件,进而主动促进创面修复,全面提高创面愈合质量。
如今,李校堃团队已结出累累硕果。研发投产“贝复济”、“扶济复”、“艾夫吉夫”这3个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一类新药,在全国医院服务患者超1亿人次。
“生长因子家族浩如烟海,目前我们的研究对象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只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可是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就有23种,我们现有的研究只涉及一小部分,还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揭秘。”今年1月,他们又有了一项重大发现,论文在《Nature》杂志上发表后引发国际白癜风治疗知名医院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dushibao.com/dsbjj/9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