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GDP、千万人口,一直是高城市能级的象征。
01
长三角,第四个千万人口城市要出现了?
根据合肥官方部门发布的数据,截至年7月底,合肥的实有人口为.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为.3万人,流动人口为.1万人。
一些人士声称“合肥已加入千万人口俱乐部”,成为全国第18个、长三角第4个千万人口大城市。
不久前,南京也宣布实有人口超过万,引起不少人称赞南京率先实现千万人口大关。
尽管南京、合肥、温州、徐州等地都在争夺长三角下一个千万人口大城市的称号,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城市达到这一水平。
我们通常所说的“千万人口城市”,是以城市的“常住人口”为界定,而不是户籍人口,也不等同于“实有人口”的概念。
所谓的常住人口,关键在于“常住”,统计标准是“在一地居住半年以上”,不包括短期出差、旅行或在某地短期打工的流动人口。
相比之下,“实有人口”或“实际管理服务人口”既包括常住人口,也包括大量的流动人口,甚至包括短期居留人口。
尽管这一指标可以作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参考,但不能作为城市人口能级的标志。
如果以“实有人口”来看,全国常住人口超过一千万、甚至超过两千万的城市并不少见。
早在几年前,广州、深圳两地管理部门曾公开表示实际管理服务人口已超过万,而广州甚至根据万人口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规划。
在人口统计中,还有一个概念叫做“城区人口”,相对于常住人口的统计范围要窄一些。
作为界定超大特大城市的标准,城区人口严格限定在“城区”,不包括镇区及乡村人口,只是常住人口的一部分。
所以,即使超过千万人口大关,也不一定意味着城市已经成为超大特大城市。
02
虽然出现了一些误会,但合肥距离“千万人口俱乐部”并不遥远。
据统计公报,年合肥常住人口为.4万人,净增加16.9万人,增量排名全国第三,离千万大关只有一步之遥。
在过去的十年里,合肥不仅是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也是人口增长最快的省会城市之一。
这些年来,合肥不仅成功晋级千亿GDP俱乐部,还常住人口超越了影响力跨越苏皖两省的南京,为人口外流最严重的安徽扭转了局面。
根据《徽京,这一次要易主了?》一文所述,由于大量安徽人来到江浙沪包邮区工作,南京不仅自称“徽京”,就连上海、杭州也加入了争夺头衔的行列,合肥亟需通过千万人口来改变这一局势。
从年到年,合肥常住人口从万人增长到万人,增量之大、增幅之快,位列长三角地区之首。
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城市的扩容。
年,合肥与芜湖、宣城三分巢湖,不仅获得了多平方公里的面积,还直接带来了多万的常住人口增量。
合肥三分巢湖,拉开了省会城市合并式扩张的序幕。在合肥之后,成都、西安、济南、长春相继借助合并周边县市完成了城市的外延式扩张。
然而,如今,在“严控撤县(市)改区,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的新政策下,城市扩张潮已经停止。
尽管如此,即使不考虑城市合并带来的贡献,合肥仍然是人口增长最快的省会城市之一。
这些年来,合肥借助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崛起两大国家战略,以及打造“最牛风投城市”带来了一批新兴产业,不仅带动了人口回流,还吸引了一批外地人口。
值得一提的是,强省会战略的出现让合肥成为了全省人口的虹吸者,也是人口回流的最大推动力。
年,安徽全省仅增长14万人,而合肥增加了17万人,这意味着安徽大部分地级市的人口正在减少。
如果能保持这种趋势,到年,即十四五收官之际,合肥的常住人口有望超过万,正式成为“双万”城市。
届时,安徽有望摆脱江浙沪“包邮区”最大人口蓄水池的称号,也有望摆脱与上海、南京、杭州共同争夺“徽京”头衔带来的尴尬。
03
中国有多少个千万人口大城市?
目前,我国千万人口俱乐部成员共有17个: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武汉、天津、西安、苏州、郑州、杭州、临沂、石家庄、东莞、长沙、青岛。
过去几年,我国千万人口大城市的格局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首先,武汉超过了天津,晋级为人口第七大城市。
数据显示,年武汉的常住人口达到.9万,以大约10万的领先优势超过天津,这一优势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扩大。
其次,长沙超过了青岛,逼近东莞,进一步晋级千万人口俱乐部。
作为年度人口增长冠军,长沙成为了中西部疯狂“虹吸”人口的见证,也凸显了低房价带来的吸引力。
第三,哈尔滨的常住人口跌破了千万大关,东北再无千万人口大城市。
受制于自然人口负增长和年轻人口持续流失的双重困境,哈尔滨的人口连年下降,暂时没有重返千万人口俱乐部的可能。
第四,几乎所有的千万人口大城市都被一二线城市垄断,只剩下临沂这个普通地级市。
前些年,河南南阳、河北保定都曾一度成为千万人口大城市,但由于人口流失或拆分等原因,它们都退出了这一榜单。
临沂不仅是千万人口大城市,还是山东人口第一大城市。相比之下,省会济南的常住人口尚未突破千万大关,而拥有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身份的青岛,在千万人口大城市中排名垫底。
临沂与其他城市并列,原因在于统计因素。不同于国际上的城市,中国的城市是行政区划的概念,既有“城区”,也有大量的县城和乡村,这导致了全市人口规模普遍过大。
如果从更严格的城区人口来看,拥有千万人口的临沂城区人口还不到万,仅位列II型大城市。
原因在于,尽管临沂规模庞大,但只有3个市辖区,其他9个是以农业为主的县,城镇化率仅为63.9%,远低于青岛和济南。
同样的,重庆位列全国人口第一大城市,也是基于这一点。
重庆在体量上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下辖38个区县,面积超过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深圳的40倍左右,而深圳只有10个区。
因此,将21个区都市区的重庆作为对比更为合适。
数据显示,年重庆都市区人口为.7万人,仅次于上海、北京和成都,仍然是人口大城市。
04
下一个千万人口大城市会是谁?
在过去的十年中,西安、郑州、武汉、杭州、东莞、青岛、长沙相继晋级为千万人口俱乐部成员。
#财富自由攻略手册#目前,在主要的一二线城市中,佛山、宁波、合肥、南京、济南、长春、沈阳的人口均已突破万,未来也可能晋级为千万人口俱乐部成员。然而,与前十年相比,如今城市人口扩张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难。
原因很明显,全国人口已经见顶,自然人口负增长的省份超过一半,即使一直以来以“孔雀东南飞”著称的沿海城市也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人口负增长。
更为重要的是,新一轮的抢人大战已经打响,在零和博弈的情况下,各大城市不再局限于争抢大学生,而是欢迎一切劳动力,一切年轻人,甚至是一切人,零门槛落户已经成为常态。
可见,自然人口已经无法提供增量,而人口流动正面临着大洗牌,千万人口大城市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
沿海普通地级市的人口格局可能会受到外贸波动和制造业趋势的影响,能否继续上演“孔雀东南飞”的奇迹,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dushibao.com/dsbjj/15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