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怎么样 https://m-mip.39.net/czk/mipso_9360558.html
01
?
楼市温州LOUSHIWENZHOU
S2线开通前10天的免费时段结束了,客流量也有所回落,但它犹如一场狂欢,让不少温州人沸腾了10天。
S2线免费期间客流
在那10天里,有一个夸张的说法,瑞安街头都是乐清人,乐清街头都是瑞安人。
瑞安、乐清是温州两座经济重镇、人口大市,美誉度很高。两地市民之间,感到对方既熟悉又陌生,知名度如雷贯耳,却很少去。
随着S2线连接起温州市区与瑞安、乐清,省时、省力又省钱,不少市民便急着去对方生活的城区看看,他们到底比自己生活的城区好在哪。
当CityWalk开始流行,不少市民乘坐S2线,带孩子去机场看飞机起降,去瓯江口看“千与千寻”,去乐清逛南虹广场、清和公园,去瑞安水产城买海鲜、逛历史文化街区,寻找各地特色美食。
大量瑞安人涌入乐清南虹广场
对很多中老年人来讲,当年前往温州市区,要耗上大半天时间,如今却仅需约1小时,家门口还通上了大都市才有的轨道交通,着实难掩激动的心情。列车上,他们望着窗外,不断讨论着,这里当年是盐场,那里当年是滩涂……
年轻人则不断探索对方城区的吃喝玩乐,撰写了乐清、瑞安的游玩攻略、美食攻略,互称“清清”、“安安”,还说要去对方城区找对象。
来源:温州铁投
在温州,不相邻的县(市),如此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恐怕是首次。
可以说,S2线让温州轨道交通深入瑞安、乐清,真正展现了温州大都市区的大融合。
02
?
楼市温州LOUSHIWENZHOU
这样的大融合,其实在长三角、珠三角城际之间,已经很普遍了。
比如,上海地铁与苏州地铁,杭州地铁与绍兴地铁、海宁城铁,广州地铁与佛山地铁,都已相连,跨城交流早已是常态,不断推动着区域一体化。
而“散装”的温州,因交通不够便捷,连市域内不同城镇之间的交流都不够频繁。甚至连市区之内、县(市、区)之内不同城镇的一体化,都进展缓慢。
“散装”的温州城区
“散装”的不仅仅是城区,还有人群圈子,相互之间交流有限、存在差异,甚至相互之间有看法。
“散装”还让温州各城镇规模小、地域闭塞,缺乏对外开放、交流,形成了许多不太好的传统风气,排斥外来新事物。
因此,这种“散装”格局,不利于温州整合力量、集中发展,更容易在城市竞争中处于劣势。
直到这一回S2线开通,温州市域内不同城镇的一体化,才迈出关键一步。
温州轨道交通S线示意图
然而,这一回的一体化,也没能把效应发挥到最大,尤其是S2线途经的柳市、塘下,仅经过城镇边缘,远离真正的镇区,从而在这一场狂欢中受益很少。
其中,柳市东站距离柳市镇区直线约6公里,再加上路宽一般,驾车需约25分钟。前往柳市的市民,一般都放弃柳市东站,反而从乐清城区的万岙站下车。
接下来,待S3线通车,将经过塘下镇区,并让瑞安城区前往温州核心城区的线路截弯取直,将更好地推动温瑞一体化。
但是,按照规划,经过柳市镇区、将乐清城区与温州核心城区的线路截弯取直,要等地铁M3线二期,还是猴年马月的事。
柳市东站与柳市镇区区位示意图
如今,仅仅连接了温州市区与瑞安城区、乐清城区,S2线就激发了如此庞大的人口流动潜力。
倘若今后轨道交通再将柳市、北白象、虹桥、瓯北、上塘、昆阳、鳌江、龙港、灵溪等地连接起来,推动温州全域多万的人口流动、融合,将带来多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与战略价值?
03
?
楼市温州LOUSHIWENZHOU
由此,不少市民展开了对温州轨道交通S线二期的想象。
比如,S1线继续向东,延伸至洞头本岛。亦可继续向西南延伸,经陶山至马屿。
S2线继续向北,至少延伸至虹桥,最好延伸至雁荡山,甚至与台州轨道交通相连。
S3线也要南北延伸,向北穿过鹿城区,经三江、黄田至上塘,再南下连接昆阳、鳌江、龙港、灵溪。
轨道交通S2线
对此,有关部门也在市网络问政平台上,对市民的建议提出了答复。
关于S1线延伸至洞头本岛,答复称:现阶段因客流需求无法支撑、建设及运维资金巨大、空间要素受限等原因,暂不具备实施条件,后续我们将会持续深化研究,待沿线产业、人口更为集聚,建设条件具备后适时启动建设。
关于S线二期,答复称:温州市域铁路二期建设时序靠后,目前暂无上报计划,温州地铁M线因国家政策原因目前仍处在建设规划申报阶段。
我们将继续做好前期谋划,全力推进温州地铁M线报批,适时开展市域铁路二期研究。
因此,S2线二期排在地铁M线报批之后。
受制于温州火车站、金温铁路的轨道交通S线
还有在建的S3线,一个关键问题没解决,就是温州火车站。只有S3线向北延伸至温州火车站,与S1线形成换乘,才能让温州轨道交通真正成环、成网,否则S3线的效应也将大打折扣!
以至于很多人想不明白,为什么S3线连下穿火车站都不行,而类似轨道交通下穿火车站,在其他城市比比皆是。
04
?
楼市温州LOUSHIWENZHOU
近年来,温州正在推进大都市区建设。这一回S2线的火爆开通,成为温州大都市建设一大重要成果。
根据“十四五”规划,温州将形成“一主一副两极多节点”的市域空间结构。
来源:温州“十四五”规划
其中,“一主”指包括温州市区、永嘉县城、乐清城区、瑞安城区76个街镇在内的温州大都市区主中心。
当前已开通的S1线、S2线,以及正在建设中的S3线,将涵盖温州大都市区主中心多数区域。
倘若S2线、S3线能继续向北延伸,将在温州大都市区主中心内实现基本覆盖,让原先“散装”的几座城镇,完全融为一体,那时候的温州将真正成为大都市。
“一副”指包括龙港城区、平阳县城、苍南县城在内的温州大都市区副中心,基本位于鳌江流域。
鳌江流域的“散装”特征更明显,倘若S3线按规划向南延伸,也将串联起鳌江流域几座重要城镇,在告别“散装”的同时,还能加强与温州大都市区主中心的联动。
不过,从有关部门在市网络问政平台上的答复也能看出,上述规划的实现,还需经历很长时间。
温州轨道交通远景规划。来源: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因此当前,温州现有的S1线、S2线、S3线(在建),要加快客流培育,包括高频的通勤客流,中低频的游玩、办事、就医客流。
也就是说,温州现有轨道交通沿线,需要更多企业、商业设施、办事机构、医院等。
接下来,温州有这些方面的规划,应尽可能布局在轨道交通车站周边,以TOD模式开发轨道交通车站,促进温州不同区域之间的人员流动,推进温州大都市区主中心融合发展。
只有当温州大都市区主中心融合发展、轨道交通客流量攀升,今后的二期延伸线路,报批才会更顺利。
只有当更多轨道交通线路获批,“散装”的温州才能形成真正聚合发展的大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