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近日,温州频繁出现雷暴和短时强降水天气,5月13日晚的闪电次数更是排到我市历史第三。市气象局发布重要气象报告称,我市已进入强对流天气高发期。
所谓的强对流天气,包括雷暴、短时强降水、冰雹、龙卷等天气。为什么强对流天气会在春夏之交出现呢?在春夏之交,随着西南暖湿气流不断增强,带来充沛的水汽和热量,形成了有利于强对流发生的上冷下暖大气层不稳定条件,随着冷空气南下和高空槽东移,触发了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
据市气象局介绍,温州是强对流天气频发地区,这主要与“东临海洋、西接括苍山、南连武夷山”的地形有关,暖湿气流与我市西部越山下沉气流汇合,易造成强对流天气。同时,我市强对流具有明显季节性,以春季、夏季居多,秋、冬季较少,春夏之交尤为严重。3-4月份冷暖气流交汇,5-6月份副热带高压边缘,7-8月份盛夏午后热对流,均易引发强对流天气。温州强对流呈西部山区发生频率明显高于沿海地区分布特征,且有明显的日变化,下午到上半夜(15-22时)为高发期。
我市常见的强对流天气包括雷暴、短时强降水、冰雹、龙卷,其中雷暴是最常见的强对流灾害。我市年平均雷电日数为43天,全年均可能出现雷暴,主要集中在3-9月,最明显是7-8月,12月份至次年2月雷暴相对较少。闪电密度最大区域为温州西部“文成-瑞安-瓯海-永嘉”一带。强对流影响时往往伴随8级以上雷暴大风,我市最强可达11级以上。由于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局地性非常强,虽然可以提前1-2天作出雷暴潜势预报,但精准雷电预警往往只能提前30分钟左右。
市气象部门表示,我市目前已进入强对流天气高发期。5月10日文成、瑞安和永嘉出现局地小冰雹;13日全市出现了短时强降水、强雷电、局地8-10级雷雨大风和小冰雹天气,永嘉岩坦镇部分测站降水超过毫米;17日夜里全市普降大到暴雨,8个监测站雨量超过80毫米。
根据目前气象数据,市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七天我市仍多雷阵雨天气。主要有3次较强降雨过程,分别是18日夜里、20-22日、24-25日,一方面需注意防范强雷电、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另一方面要警惕短时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城乡积涝、小流域山洪、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气象次生和衍生灾害。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蔡挺
来源:温州新闻网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
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