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权威医院 https://m-mip.39.net/pf/mip_4648926.html
订立虚高借据、软暴力催收、购买个人信息实施犯罪……6万余人先后被骗,4.3万余人遭敲诈勒索,20余万条公民个人信息遭遇泄露,涉案金额达2.9亿余元——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陈某某等人恶势力犯罪集团利用“套路贷”疯狂敛财,并造成了两名被害人自杀的严重后果。
年8月,该案被确定为浙江省扫黑办督办案件。
近日,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陈某某等人恶势力犯罪集团犯诈骗、敲诈勒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案进行公开开庭宣判,一审判处被告人陈某某犯诈骗罪、敲诈勒索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罚金人民币六百五十万元;判处曹某某等其余十六人有期徒刑十年至一年五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01
服毒去世后,催债电话还在打来……
“爸,我对不起你们,我真的欠了很多钱……”
年1月24日,接到电话的梁某夫妇赶紧从温州赶回绍兴,然而几经转院,儿子梁某某还是在两天后去世,经鉴定系服用毒物导致急性中毒身亡。
在绍兴某技术学校读大二的梁某某每月都有多元的生活费,其日常花销理应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从年7月份开始,梁某某的亲戚陆续接到了催债电话,原来梁某某背着他们,偷偷通过“米房”“壹周金”等多个网络平台借了高利贷。虽然一开始都只是两三千块钱的借款金额,但随着贷款利息的不断累积,梁某某只好在别的网贷平台借款补之前的利息。因没能及时还款,催收人员就根据他借款时留下的通讯录逐个打电话要债。
为了替儿子还钱,梁某夫妇背负了10多万的债务;梁某某的奶奶在得知情况后一病不起;他亲妹妹面临高考,却再也不敢去学校……
直到梁某某去世,还有2万余元“欠款”没有还清,催款电话仍在不断打来。
而上面提到的“米房”和“壹周金”两个平台,就是由陈某某为首的恶势力集团一手操控的。
02
6万余人被骗近3亿元
事实上,遭遇陈某某等人“套路贷”黑手的,远不止梁某某一人。
年初,还在四川从事房地产投资的陈某某受老乡陈某丰(另案处理)邀请,开始了网络高利贷生意,从一开始的年息30%,到最后的“借一押一”,他们逐渐摸索出一条在线审核、打欠条、放款、催收的完整放贷流程,并先后研发“米房”“壹周金”两套打借条平台。随着客户的越来越多,该年3月,陈某某注册成立了浙江感恩投资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开始“单干”。
公司内部设话务部、审核部、财务部,年1月,公司又成立催收部,各部门间的分工十分明确:话务部、审核部成员以“无抵押,秒下款”为诱饵吸引借款,并以审核身份为由骗取他人手机通讯录、通话记录、支付宝收货地址等信息,为后续催收做好准备;财务部则以“押金”“公司规矩”等理由要求被害人在“米房”、“壹周金”等平台签订虚高电子“借贷”协议,将“借款”金额的首期“利息”扣除后发放给被害人。之后通过短期内支付高额“利息”、“展期费”、提高“借款”额度、继续签订金额更大的虚高“借款”协议等方式,不断恶意垒高“债务”,骗取被害人交付财产。通过上述手段,该犯罪集团共骗取6万多名被害人合计人民币2.9亿余元,扣除本金后实际骗得1.4亿余元。
随着犯罪行为的不断升级,以陈某某为首要分子,被告人曹某某、蔡某某、何某某、吴某某等人为重要成员,话务部、审核部、财务部、催收部等部门成员组成的恶势力犯罪集团逐步形成,该集团为非作恶,欺压百姓,扰乱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了恶劣社会影响,其中除被害人梁某某服毒自杀死亡外,被害人董某某也因不堪精神折磨跳楼自杀,造成尾骨粉碎性骨折。
03
按时还款?没那么容易!
高额利息着实不假,但只要按期还款不就可以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在通过“审核”,进入“打欠条”环节后,该犯罪团伙的“套路”便接踵而至:在“借一押一”的借款模式下,被害人需要在“米房”“壹周金”等公司平台签订借款金额两倍的借款协议,超过本金部分为押金,用于逾期时进行扣除。协议借款时间一般为一周,号称年利率为24%左右,“符合国家规定”。
其实24%在这里指的是周息,实际操作中往往接近30%,且在第一期放款时已被扣除,所谓的一周也仅仅只有6天,逾期利息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0%每天——当然这只有在被害人逾期后才会得知。也就是说块钱的借款,需要签元欠条不说,首期到款仅有元。第七天就开始,本金以外的元押金就以每天元进行扣除,没几天就扣完了。
此时财务人员会“好意”提醒被害人:“展期不算逾期”“不逾期就可以继续借款”,诱惑被害人与其他财务签订更高额的借款合同用于“展期”或还本付息。为了还清高额的利息和展期费,被害人往往只能从该公司其他财务人员或其他网络平台借款,拆东补西,不知不觉中“雪球”越滚越大。
即便是按期还清所有欠款,财务人员仍会以“信用好,可以提高额度”为诱饵,不断推荐其他财务人员,引诱借款人签订更高额的借款合同,进而垒高债务。
04
淫秽短信威胁,扬言上门催收
面对比本金还要高的利息和展期费,被害人不肯还款怎么办?此时轮到催收部“出马”。
根据借款时收集的被害人手机号码、通讯录联系人、个人手持身份证照片等信息,何某某、吴某某等催收人员通过电话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dushibao.com/dsbjj/13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