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这地方结婚居然不发喜糖,倒并非为了省

中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534559.html

编者按: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是比拼出来的。温州都市报推出的《婚事》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广泛   为进一步落实市委办、市府办《关于整治婚丧礼俗树立文明新风的实施意见》,倡导厉行节约的社会风气,树立良好的婚事新风,《婚事》栏目将陆续报道我市各地婚事简办、婚礼新办的好做法、好经验,让更多人成为文明新风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实践者。

《婚事》系列报道

  订婚结婚,不少新人爱分喜糖喜饼,不过在苍南县马站镇兴蒲村、棋盘村,这些喜糖喜饼变成了一笔笔助学、助困善款。   

  在兴蒲村新风俗基金会办公楼的宣传黑板上,用粉笔写着“xxx订婚捐款元”、“xxx乔迁捐款元”等喜讯。经过14年的宣传推广,村民已经普遍认同不发喜糖的做法,而是将喜钱拿来做公益,喜上加喜。

  在棋盘村村口的LED屏幕上,滚动着28岁村民黄兴瑜喜讯的消息。上个月订婚的他,向棋盘村慈善基金捐赠了元善款。“村里推行慈善婚礼好多年了,我个人很喜欢这种方式。”黄兴瑜说,捐款后,喜讯会在村口LED屏、村委会宣传栏上发布,这样全村人都会送来祝福。

兴蒲村创举“喜庆慈善”,坚持14年

  上个月,兴蒲村村民金先生的女儿订婚,他捐款元。金先生说,村里有喜事捐钱给村慈善基金很常见,是为喜事添彩头。

  兴蒲村新风俗基金会是年成立的。基金会负责人金瑞思说,原先苍南的风俗是婚嫁、乔迁、孩子满月要给全村每户人家发份喜糖喜饼,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的喜糖很多人都没吃。这种旧俗既浪费食物,又没有太大价值,村委会就想改一改风俗。于是,年村委会发出倡议,希望村民遇喜事不再购买喜糖糕点等物品,而是把省下来的钱捐给新风俗基金会,作为储备资金,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

  “你想全村有多户,一份喜糖30元至60元左右,那么喜糖花费就要元至0元左右,开支不小。”该村村委会书记华双华说,这些年来,该村用善款修建了公益娱乐场所和室外广场,供村民健身娱乐;还用于帮贫扶困、修桥铺路、奖励优秀学子等公益事业。

  “年,基金会收到村民善款4笔共元,每笔在元至元之间。去年收到的算少的,每年不一样,最多的时候一年有几十笔。”金瑞思说,现在新风俗基金会有善款20.35万元,收支明细每年公布两次,接受村民监督。

棋盘村“婚改”,获年轻人好评

  棋盘村慈善基金由村委会发起,在年开始筹建,于年正式成立。到目前为止,慈善基金账面上剩余32万多元善款。其中有企业家的捐款,也有村民从喜事中节省出来的费用。

  “我们村里的同龄人婚嫁都习惯向村慈善基金捐款。一份喜糖40元,能省下了不少钱,用省下的钱做好事,很开心。”黄兴瑜说,他在正月结婚,决定响应村委会的号召,在村文化礼堂里举办婚礼。

  该村村委会主任、基金负责人陈崇高说,用LED显示屏广而告知,是为了让喜事告知村民分享喜悦,这样的做法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同时,这笔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村里的助学、助困、助病和助残,尽量做到“救助不出村”。“年我们村召开村民大会,将移风易俗的一些倡议写到了《村规民约》里。在婚俗方面,比如提倡喜酒规模在十桌以内,喜庆嫁娶不允许分发喜礼等。这些都得到了村民的支持和响应。”

  苍南县文明办透露,年,该县发动个行政村参与移风易俗的样板村评选,评选出了9个移风易俗样板村。截至去年10月,每个移风易俗样板村平均6户以上婚丧事从简,每个村总计节约“人情费”12万元。同时各村居按照实际将移风易俗工作写进《村规民约》,并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红白事操作细则》等各项制度。目前,该县已成立个村级红白理事会。其中,马站镇的移风易俗“喜庆慈善”走在前列,该镇已有兴蒲村、棋盘村、下魁村等六个村实施“喜庆慈善”,五年来汇集资金总额达70多万元。

征集婚事新办好故事、好点子

  如果你身边有婚事简办、婚礼新办的好故事,或者有好的建议和想法,欢迎通过以下方式告诉我们:

  1、拨打温州都市报新闻热线与我们聊聊;

  2、在温都   3、新浪微博   4、发送邮件至邮箱news

wendu.cn。

支持婚事简办的请点赞!

来源:温州都市报

作者:张新彤

编辑:项丹妮温振赛

校对:陈将

审核:胡建国

温州都市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dushibao.com/dsbjj/118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