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都市区建设从强中心到协同发展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看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俯瞰城市东部新区。项绍雄摄

新闻背景

近日,轨道交通S2线全线主梁贯通,全面吹响S2线工程建设收官冲刺的号角。正在建设中的市域铁路S线是拉开温州大都市核心区骨架,温瑞平原一体化发展和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的重要举措之一。

都市圈是未来城市化发展的主方向。去年,我省提出将创建四大都市区的概念,温州都市区位列其中。而在今年的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和中心城市能级,支持温州提升“全省第三极”功能。

事实上,近年来我市一系列谋篇布局,正在为温州都市圈发展开辟更大的空间。年12月温州、丽水两市联合发布的《温州都市区建设行动方案》,就为未来温州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同年7月,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决定》,明确要求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坚持以中心城区为龙头,引领带动全域整体转型、协同联动、全面发展。

去年,《温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出炉,为新一轮“大干交通、干大交通”设定目标、勾勒路径,到年,我市将基本建成“畅达国内国际、引领区域协同、统筹开放融合、更加绿色智能”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拉开城市骨架,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温州一直在践行。为突破城市空间狭小瓶颈,推动洞头撤县设区,将这座海岛城市揽入市区怀抱,这使得温州市区东延50多公里,市区陆域总面积增加平方公里;按照“东拓西优、南联北跨”发展战略,将市区、瑞安、乐清和永嘉76个街镇纳入都市区主中心……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以都市区中心城区为重点,更大力度实施城市高端功能赋能升级行动,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力和带动力的高端功能中心,增强以温州都市区为核心的浙南闽北赣东都市圈发展能级。

专家观点

本期嘉宾:徐剑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开研究院协同创新所总工;

温州市决咨委特约委员,

温州市城市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当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从长三角的区位来看,温州在地理位置上存在劣势,但从沿海发展轴来看,温州地处长三角城市群与粤闽浙沿海城市群的交汇处,也是一种优势,是长三角向南辐射的桥头堡。温州作为全省“第三极”和四大都市区之一,紧要任务是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格局,做大交通圈、拓展都市圈、培育经济圈,加快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推动都市区主中心一体化,打造联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建设的区域中心城市。只有都市区能级提升,才更有利于吸引人口和高端要素加快集聚。

另一方面要看到,温州的城镇化进程并不均衡,例如文成、泰顺城镇化率还不到50%,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还要注重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注重城乡的融合发展。近期国家出台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了县城对于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是温州新型城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因此“强中心”与“强县城”要同步推进、“提能级”与“促协调”要合理兼顾。

温州城市地理环境温润宜人、历史人文积淀深厚、民营经济充满活力,在新时代、新阶段,温州市明确了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和“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的城市定位,其实质就是回归“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城市发展理念,在更开放的区域格局下,挖掘温州的突出优势,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人民幸福感。

而近年来,通过“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城市道路改造提升以及每年的“民生实事”等措施,温州城市面貌、功能、品质、服务水平等得到了明显提升,也让中心城区首位度和能级进一步升级,而这一切都充分尊重了人在城市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以城市的转型发展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接下来,温州的城市发展要体现生态宜居、安全韧性、智慧时尚、文化传承、现代治理等更高要求,不断提升老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推向新高度。

新阶段面临新挑战,未来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不再是传统要素、传统动能,创新对城市发展的驱动力愈发增强。创新的根本是人,要以更大力度导入高水平科创平台和资源,营造更有利于创新创意的城市空间,吸引人才留驻;要增强城市经济各领域的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基建创新等,高质量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培育面向未来的温州城市发展新动能。

来源:温州新闻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dushibao.com/bbfz/15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