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眞棒 https://m.39.net/pf/a_5061112.html
本文转自:温州都市报
“韧性城市”如何建设?超百名中英专家学者“云”上碰撞
温大建工学院王一鸣分享温州海岸整治修复技术与实践
温都讯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如何更好抵御灾害冲击,以及在外部冲击之下更快、更好地恢复?近年来,“城市韧性”逐渐成为一个热门公共议题。12月6日~8日,韧性城市国际研讨会暨第22届中英资源与环境协会年会在“云”上召开,逾百名来自中国和英国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带来自己的最新观察与研究,超名相关研究人员参与互动讨论。为期三天的研讨会共分为六大专题,一场平行论坛,以及一场培训讲座,涵盖地质勘探、海洋修复、人工智能、粮食安全等议题。作为参加此次研讨会唯一的温州本土高校学者,来自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工学博士(地质工程)、高级工程师王一鸣就温州海岸整治修复技术与实践进行分享。温州海岸线总长近公里。据介绍,“十三五”期间,在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修复处组织下,温州共完成修复海岸线72公里,实施国家级蓝色海湾项目4个,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洞头蓝色海湾整治案例,项目主要包括“破堤通海、十里湿地、生态海堤、退养还海”。其中,“破堤通海”,是指曾经让洞头实现陆海相连的灵霓大堤,中间破开米,为瓯江流域的鲈鱼、凤尾鱼“让道”,恢复繁衍栖息地。“十里湿地”则是国内唯一将南方的红树林和北方的柽柳林混种在一起,有效防风消浪、固岸护堤,同时构筑了潮间带,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事实上,城市生态安全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将城市生态风险降到最低,是与韧性城市建设目标相一致的。”王一鸣会后表示,不管是海洋专题的自由讨论,抑或其他专题,不同领域专家学者关于韧性城市建设分享,最终多体现了这一共同理念。韧性城市国际研讨会旨在搭建开放合作的交流平台,促进青年科学家、科学家、企业家之间的思想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互利共赢,筑起友谊的基石,紧密合作的纽带,凝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信心、智慧和力量。温都记者杨晓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