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三角地区的南北向铁路大通道——通苏嘉甬高铁的江苏段、浙江段同日开工。通苏嘉甬,顾名思义,从南通出发,往南过长江到苏州,穿越苏浙省界到嘉兴,再跨过杭州湾到宁波。这条高铁正线全长约公里,全线设南通西、张家港、常熟西、苏州北、苏州南、嘉善北、嘉兴南、海盐、慈溪、庄桥等10座车站,其设计时速公里,施工工期为5年。
通苏嘉甬最大的意义,是重塑了江南地区因天堑阻隔而形成的铁路网,一条长江,一个杭州湾,导致多少年来铁路都得绕着走,而随着通苏嘉甬的规划建设,长三角中心区域的铁路网多了一条纵贯线。通苏嘉甬高铁开通后,将大幅拉近长三角核心区主要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同时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之一的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将实现南北客运快速化。
随着这条纵贯线的建设,长三角将诞生几个新的高铁枢纽。
对南通而言,南通交通枢纽能级将进一步提升,同时将借助该铁路实现跨江快速联系苏南、浙北,加上正在规划建设的南通新机场,南通“羽翼渐丰”。
对苏州来说,将填补苏州南北纵向铁路的空白,并将与京沪、沪宁,南沿江,沪苏湖等东西向铁路组成“丰”字形路网,在苏州形成苏州北站、苏州南站等多个铁路枢纽。本来,苏州北站只是京沪高铁上的一个普通站点,借着通苏嘉甬高铁建设契机,苏州将把通苏嘉甬铁路与京沪高铁交会枢纽苏州北站打造成国家级铁路枢纽,除扩大规模外,还设置了塘河动车所。苏州北站所在的相城区已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北向拓展带重要部分,新的苏州北站建成后,上海虹桥站部分功能有望转移至此。
于嘉兴而言,其将成为沪杭高铁与通苏嘉甬高铁十字交叉的枢纽城市,融入上海、杭州、宁波、苏州“半小时高铁圈”。此外,对宁波以及台州温州等地来说,高铁北上不再需绕行杭州,极大缩短与上海苏州的时空距离。
高铁枢纽,是发挥铁路成网“乘数效应”的放大器。苏州市规划设计院交通所所长樊钧介绍,交通大通道和枢纽建设将进一步吸引资金流、人流等资源向枢纽附近集聚,依托上海虹桥枢纽打造的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就是明证。目前,依托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唯一的高铁综合枢纽站苏州南站,苏州正建设规划总面积约20.6平方公里的苏州南站高铁新城,将打造成示范区重要枢纽门户。
这条纵贯线虽然“拉直”了南北通道,但也有人分析,这条铁路线可能“冷落”了传统的铁路枢纽上海和杭州。其实不然,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教授沈健表示,长三角一体化的“小目标”之一,便是逐步形成密集成网的“轨道上的长三角”,如此才能发挥铁路成网的“乘数效应”,降低城市群内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流动成本。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本文作者:任俊锰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朱瓅